加拿大留学院校申请的八大禁忌,切莫中招!
1.对学校理解偏窄
学校规模是同学们最容易误解的一个问题,有人一定要进大学,有人则偏爱规模不大的学院。这些想法都可以理解但并不完全正确,不是说学校大就师生比例大,学校小就一定师生比例小,大学也会经常开一些小型seminar,一些很小的学院也常常会要求学生上一些大课。
国内同学对加拿大院校的认知多数从网上查询的来,可能比较片面,信息不全或过期。尤其DIY申请的学生,每个院校的申请条件经常在更新,如果学生看到的是过期的资讯,将大大影响自己在学习中所做的准备。建议大家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听听专业人士的介绍,使自己有一个近期的正确认知。
2.只关注排名
QS、THE、Macleans、US.News、ARWU等各大世界排名每年都出,但因为参考的侧重点不同,所以每个排名的次序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要只看某一个排名,就非要申请这个学校;或者明明知道某个学校更适合自己,却偏偏不选。
各种院校排名可以作为选校的参考,但不能作为最终的决定因素。名校光环可能让你在工作市场中更占优势,但这只是择校因素之一。能不能在特定领域有所发展,还是要看所学专业,不能因为排名没有对手高就放弃一个专业合适的学校。
3.文书不真实没意义
招生负责人一般一晚上要读至少50份essay,一眼就能看穿那些被家长或顾问过分包装的申请文书。文书内容应该回答所问问题,并且突出自己的亮点,说明学校为什么要收你。写作内容较好远离“3-D’s”原则(death、disease and divorce),可能grandma的过世让你很难过,但是打感情牌并不是较好的方式。
同样,可能你觉得去拉美的伯利兹帮忙建公共厕所好像很有个性,但是招生官或许已经见过很多这样的经历了,他们可能会想为啥这些公厕没有从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去。所以,做了什么就写什么,挑对申请有用的重点,才能避免雷同且事半功倍。
4.推荐信来源混乱
可能很多认为靠关系很有用,觉得这个学生越有“背景”录取可能性就越大。于是找各种甚至不相干的政府官员、公司CEO、大学董事会成员给孩子写推荐信。其实除非该学生真的为他们工作过,否则很容易被看穿。
大学真正想要的是导师的推荐信,能看出这个学生的兴趣、强项和成长。加拿大大学录取学生的时候就像在摆拼盘:一些学术精英、一些运动健将、一些音乐家、舞蹈家等等。大学想要的是在某些方面很投入并且表现超过别人的学生。
5.忽视面试环节
由于加拿大大学申请人数太多,很多大学都不要求亲自面试,所以如果有面试的话,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面试非常重要,有时甚至能来个大反转,学生一定要好好准备,确保清楚介绍了自己与所申请学校专业的目的。
6.不在意其他个人细节
很多学校会在诸如Facebook上加申请者为好友,或者查看申请者发布的内容。所以学生应该注意,不要发乱七八糟的东西,且较好能展现出你跟专业相关的个人兴趣爱好。
7.不注意奖学金申请截止时间
一定要提前做好了解,不要错过任何一个deadline!一定要申奖学金!大学里有很多拿奖学金和助学贷款的机会,除非大学的录取标准是“need blind”,那么同等条件下,申请奖学金的跟不申请奖学金的同学,后者录取机会更大。不过大学的录取与财务状况之间的关联是公开的,会在网站上公布有关政策。
8.没有持续跟进申请情况
提交材料就没事了?收到offer就没事了?NONONO......在此提醒申请时一定要及时跟进,看看学校方面有什么要求,申请到哪一步,近期进展是什么,什么时候补材料,什么时候交押金,什么时候订宿舍等等。这些都要持续跟进,电子邮箱要经常查看,不要错过学校发来的任何信息,知己知彼最终才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