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便于校方查阅,必须提到被推荐者的全名。
2.必须交待与被推荐者的认识期间(何时开始认识或认识多久),认识程度(偶尔见面或密切接触)及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等)。
3.对被推荐者的优点介绍及评价,这是推荐信的中心。主要包括被推荐者的天赋,学习成绩,研究能力,工作经验,学习精神,组织能力,品行及个性方面。
4.必须表明推荐人的态度,是极力推荐还是有保留地推荐。
最近一些学校出于各种原因,设计了推荐表格,由推荐人填写,但其主要内容也和推荐信涉及的相同。
如果非要说推荐信有什么“奥秘”的话,那就是“细节”与“诚恳”了。
即能用事例对申请人能力做出实在的分析。而在这点上,一封来自有过几面之交的教授或者欧美学者的推荐信,自然远不如来自曾经教过你课或者指导过论文的老师的推荐信有力度。
没有细节,通篇恭维的推荐信不仅不会给申请人加分,而且在申请奖学金这种更激烈的竞争中,很可能会扯申请人后腿。每年,我给欧洲几个交流项目做评审的时候,每当看到来自申请人主要合作者或主管单位空洞的好似褒义词词汇列表的推荐信时,我都会降低对标书的评分。原因是,如此草率的推荐信至少是种敷衍,表示推荐人对申请项目“没太大兴趣”。有时在欧美学术界,过度的赞美还会被视为是似褒实贬的反语。